新闻中心
News
分类>>168体育官网如何成为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?
168体育官网如何成为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?从前,有这么一对兄弟。他们双双失业,舅舅拿出自家煤矿的两个坑口,让兄弟俩各领一个,自负盈亏。
但哥哥的身体不好,就没有自己去挖煤,而是雇了镇上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来挖煤,他就专心卖煤。因为挖出来的煤足够多,积少成多,还是能赚不少。
于是,他拿出积蓄,开了一家蜂窝煤加工厂,这边收煤,那边卖附加值更高的蜂窝煤。很快,哥哥的销售网点就开到全城,生意越做越大。
哥俩出身、资源类似。但四五年过去,发展却天差地别。这边,弟弟还在自己挖煤自己卖,但哥哥却利用“商业头脑”,在短短四五年,完成了财富的跳。
举个例子。前几年,大数据云计算刚开始兴起,懂的人不多。于是,周宏骐老师就有位学生,跑到几个互联网大厂里,找到他们的首席科学家,做出了几门课。然后把这些课,卖给了一千多家高校。
周宏骐老师有位朋友,就是个变现高手。有次,某位知名歌手要来开演唱会,要带60个伴舞,可这全是成本。但高手说,不用带。当地那么多会跳舞好的,想成名的歌手和舞者,上了巨星演唱会能蹭热度,抬高自己身价。他们一定对这些伴舞名额,特别感兴趣。
于是,这位高手用几十万一个位子的价格,把60个伴舞名额全部卖了出去。接着,他还组织了培训,彩排,保证了演出效果。皆大欢喜。
读书的时候,要拿奖学金,可能要成绩排名,单打独斗好像没什么问题。但如果你开始做一摊事,单靠自己168体育官网入口,是万万不行的。一个再好的设计师,也需要有人帮他把产品做出来,卖出去。
任何一个生意,想要落地,总会或多或少有些资源,是你掌握不了的。所以,你就需要找到伙伴合作,把事做好。
续志强老师曾举过一个例子:海底捞的店长制度。当年,海底捞的发展遇到了瓶颈:没有那么多厉害的店长。店长数量跟不上,分店开出去,没有到位的管理,店越开越赔。
怎么办?海底捞用了一个办法,叫:店长虚拟合伙模式。每年,都从利润里拿出一部分,作为虚拟股权,奖励店长。其中,有一个奖励方案,就是:你不光管自己的店,你还要弟,徒弟再带徒弟。
虽然看上去麻烦,但徒弟和徒孙的店一旦盈利,也要给你分成。如果经营得好,同样都是300万盈利的店,奖金加起来能达到二三十万,甚至更多。
请问,如果是你,你怎么选?我想,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。而海底捞的员工,也是如此。就这样,海底捞就有了取之不尽的优秀店长,扩张自然不成问题。
就像我们在开始讲到的两兄弟的故事。随着矿坑的煤逐渐被挖空,哥哥就敏锐地注意到,不能一直这么干下去。而且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买蜂窝煤,那么,我能不能试着去做这件事?
于是,从煤矿,到蜂窝煤加工厂,再到多处代销点,哥哥在不断更新生意模式的同时,也获得了更多的竞争优势。
要回答一个公司是干什么的,你大概要说清楚它“卖什么”,“卖给谁”。在品牌初期,lululemon卖的,更多是运动服饰。它的客群,也大概是热爱运动旅行,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群,尤其是年轻女性。
首先,当然是做好产品。lululemon解决了之前很多瑜伽裤的问题,比如卡裆、留痕等等,而且把瑜伽裤带入了更多场景:通勤、徒步、商务……由此,它也渐渐打下了“时尚、高端、舒适”的心智基础。
而且,lululemon在初期,还会免费将产品送给瑜伽教练、健身教练。教练,算是运动人群中,特别有代表性的本地意见领袖,所以,当他们对产品进行认可,并进行推广的时候,效果就会惊人地好。
答案就是:找产品研发的高手,找内容营销、品牌建设的高手,找各种本地意见领袖,如瑜伽教练、健身教练。
可不要小看这个动作。当周宏骐老师在拜访完美日记的联合创始人陈宇文时,才得知,他们创业早期,曾经花了一年的时间,深度研究了至少9条赛道。
一开始,觉得电子烟不错。但后来一想,有政策风险。接着,是宠物赛道,但试着做了做,没有做起来。最后选择了彩妆赛道。这条赛道,用户周期很长。一个爱美的女性用户,几十年时间都会持续消费。而且,彩妆在中国的渗透率并不高,2016年,可能只有20%。
于是,启动的时候,他们把定位放在了18-25岁的化妆小白身上。短短三年时间,随着美妆的渗透率从20%提升到了40%,完美日记也实现了高速的增长。
比如,前台的市场和销售,后台的生产以及供应链,还需要资金端的配合。把所有部门放在一起,就组成了生意的:业务系统。
搭建业务结构,就是设置好能把这一摊事支起来的岗位。比如,工程部门,就设置机电、土建、园林、精装等等专业负责人,相互之间还要进行协作。
货车司机需要在高速公路上连夜开车,特别辛苦。所以,他们一般会期待去的时候能挣一笔钱,回来的时候再挣一笔钱。如果空车回来,就意味着收益减半。
如果网络平台没有成功给返程货车匹配到货源,导致空载,就赔钱。同时,网络平台也会优先分配货物,给买了保险的货车。
因为它通过数据分析,得出了返程空车的概率,算出了自己的盈亏和理赔情况。而这时候,数据公司的数据资源,就真正派上了用场,直接创造了价值。
不少企业,对现金流的把控并不到位。把事做好,把钱赚了,这事听起来固然美妙,但利润在应收账款到账之前,只是一串数字。到账之后,产生现金收入,企业才能运转起来,给到每一位角色应得的利益分配。
几年前,他有一位学员,在一线城市繁华商圈内,租下了六层楼。计划打造一个全新的美食综合体。这样,作为一个“二房东”,他这边赚商家的房租,那边扣除给房东的租金,装修和运营成本,就能盈利。
听起来不错。但由于审批流程,开业时间足足迟了半年。半年时间,这位学员的现金流就遇到了重大挑战,缺口有足足3000万元。怎么办?
问题不大。因为他手里,有着能让自己反败为胜的资源:这栋楼的区位太好,附近的自然客流量特别多。
比如,之前的品牌商家承担的交易角色,是美食综合体的承租方。现在,换个思路,让他们扮演“债权融资提供者”。具体来说,就是向他们提供预付租金方案:如果你愿意一次性付清一年租金,那就打9.2折,本质上就是向他们支付了8%的年利率。
学员照样一做,发现可行。40多个商家,愿意以优质中小企业的身份申请无抵押担保小额,一次性付清一年租金,难题迎刃而解。
最后,和你分享我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视频。多年后,雷军谈到自己的二次创业。他说,保持创业本色最关键。不要秘书,不要司机,不要办公室,只有一个双肩包。
为什么要这样?因为只有这样做,公司内部的文化,才叫创业文化。天天五星级套房头等舱,那不叫创业,那叫富二代体验生活。
从发现商机开始,到真正的利益闭环,你要考虑很多。考虑资源、考虑能力,考虑钱从哪来,考虑钱到哪去。从无到有,把一整套东西给弄出来。这样做,的确很难。